“正能量”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、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,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。当下,中国的正能量是指所有积极的、健康的、催人奋进的、给人力量的、充满希望的人和事,并贴上“正能量”标签。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,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,表达着我们的渴望,我们的期待。正能量可以引导人们有积极向上的三观(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)。 用另一种方式解释正能量就是富有影响力的一种能量,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及自己。是一种可以感受到的积极能量场,受正能量影响的人变得更加积极向上。正能量是一种对心理的影响,就像一个人做出积极的行为影响着积极的心态,积极的心态又反馈给那个人使人的心理变得更加积极,从而在行为上也可以变得更加积极,因此正能量它是可以不断良性循环的。
这是一个在2012年经常被引用的一个词。起初,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,很多博主在微博上发表“点燃正能量,引爆小宇宙!”和“点燃正能量,运气挡不住”的博文,之后这两句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,这两句话也成了时下网络最热门的句子。
[1]后来网友把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,伦敦奥运火炬成了正能量的代言物,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。
[2]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、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“汉语盘点2013”揭晓。“正能量”当选2013年度国内字词。
能量也是物理学里的术语。正能量是生活用语,它表示一种消息。把消息分成正面的和负面的,这个本身和阶级立场是有决定关系的。所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、健康的、感化人性、催生健康的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新闻和消息,就是“正能量”。若从行为角度去观察,只要是为着善的结果,推进事物向着公平、法制、民主的方向,有益于公众,集体利益的行为,都是有正能量的行为。
另外在广义相对论里,正能量定理(在微分几何里常被称为正质量猜想)被表述为:假设主能量条件即渐近平面时空的质量为非负,而且仅在闵可夫斯基时空里质量为零。在渐进边界条件下这个定理是数量曲率比较定理,相当于几何刚度的表述。 1979年理查德·舍恩和丘成桐使用变分法完成这个定理对于ADM质量的原始证明。1981年爱德华·威滕受超重力环境下的正能量定理启发,采用旋量给出一个简化的证明。马尔科姆·路德维森和马尔科姆·佩里等给出这个定理在Bondi质量的扩展。加里·吉本斯和史蒂芬·霍金等把这个定理扩展到渐进反德西特空间和爱因斯坦-麦克斯韦理论。
有人说,正能量声音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黏合剂。身处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正能量、更渴望真善美。如何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,激励亿万网民?日前,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正式启动,将征集遴选展播一批网民认可、社会认同、影响广泛的网络正能量精品。活动明确提出,把“网味”“网感”作为精品遴选的重要标准。
面向10亿多中国网民,“网味”“网感”既是标准要求,也是抵达人心的桥梁纽带。“网味”“网感”源自网民,用网民“熟悉的配方”去讲故事、讲理论、评时事,让10亿多网民有共鸣、有共情,自然能带动“一朵云推动一朵云、一棵树唤醒一棵树”的亿万流量。
拥抱“网味”“网感”,努力捕捉群众最关心的话题,摆脱严肃而刻板的面孔,在更轻松、更富时代气息的“外衣”下讲述最真实的中国故事。这一年,在回归的“烟火气”“忙碌劲”里,我们看到了旅游局长们的“花式内卷”搞宣传,看到了懂管理、懂流量、懂美食的淄博烧烤“不断上分”,看到了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排”的草根生命力;凤凰山下,我们听到了成都大运会场馆里的“雄起”之声,青年如初春、如朝日奔赴盛夏之约;钱塘江畔,良渚文明与宋韵风雅交相辉映,杭州亚运会“气氛组”频频出圈,我们感受到了体育与文化的双向奔赴……我们之所以能一次次“看见”、一次次“抵达”,离不开鲜活灵动、趣味横生的网络“热梗”,离不开弹幕、表情包等元素“加持”,离不开那些贴热点、接地气的正能量作品。
还原生活的“真”,追赶时代潮头的“鲜”,与发展同频,与时代共振,是正能量找到“网味”“网感”抵达人心的“钥匙”。这一年,我们关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、杭州亚运会和成都大运会等年度重大主题下的宏大叙事,也关注“退伍老兵的敬礼”“保安大叔的银杏雨”“外卖小哥的勇敢一跃”等平凡生活里的动人瞬间。时代曲、凡人歌,在实时互动的讨论里,在情同与共的感受中,共同构成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记忆。
最是真诚动人心,“网味”“网感”亦是真诚的味道、质朴的味道。去伪存真、达成共识、产生共振,既治愈人心又凝聚众心,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影响网民、赢得网民、激励网民,传递时代最强音。在2023年里,正是这些直击人心、真挚坦诚的网络正能量精品,用“网言网语”让我们感受到了辛苦中的温情、平凡中的小确幸,共同奏响闪闪发光的大国奋进华章。